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王澤山 新華社發(fā)
“他好像永遠不知疲倦”,這是所有和王澤山接觸過的人對他的最深刻的印象。
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,是我國的火炸藥專家,中國火炸藥學科帶頭人,被稱作“火藥王”。很難想象,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,每年有一半時間守在條件艱苦的試驗場,每天工作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,用他的話說,“生活被科研幸福地包裹著”。
這個將火炸藥研究融入一生的科研工作者,在其身后,滿是沉甸甸的榮譽。他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“三冠王”,曾獲199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,又先后于1996年、2016年在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一等獎上“梅開二度”。在很多人看來,王澤山完全可以功成身退,頤養(yǎng)天年。而他卻認為,在火炸藥領域,中國需要加深認識和亟待攻克的難題還很多,他要做的還很多。
“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”“一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”“面對新時代科技強國的召喚,我義不容辭”……這些都是王澤山時常掛在嘴邊的話語,他對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與熱忱,令許多人動容。他曾說,只要是在工作,即使只是簡單地吃盒飯喝白開水,也是一種幸福。
翻開王澤山的履歷,其實這種透著家國情懷的使命與擔當精神,從他的幼年時期,就已埋下了種子,并貫穿著他的一生。
1935年,王澤山出生在吉林,幼年時鐫刻在他記憶里最深的就是“不做亡國奴”。當時,東北民眾被強迫接受“偽滿”教育,但他的父親冒著生命危險,經(jīng)常悄悄地教育王澤山,“你是中國人,你的國家是中國”。目睹了日寇暴行,再加上父親的諄諄教誨,讓王澤山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顆報國的種子。“我深深感受到,沒有國防力量的國家是弱小的、沒有話語權的。”
帶著這樣的信念,1954年,王澤山毅然報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,他是班上唯一自愿學習火炸藥的學生。當別人問及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冷門專業(yè),他很認真地回答:“這個專業(yè)是國家設的,國家的需要就應該有人去做。”
這個帶著熱血的選擇,拉開王澤山與火炸藥相伴一“甲子”的序幕。他堅信:專業(yè)無所謂冷熱,只要祖國需要,任何專業(yè)都可以光芒四射。時光不負情深,在這個冷門的領域,王澤山迎來了自己科學研究的“大爆發(fā)”。
20世紀60年代,他將計算機技術、諾模圖設計原理引入中國火藥學體系,隨后又提出“火炮內彈道壓力平臺”的概念和“彈道性能與裝藥潛能”的理論。80年代,他率先攻克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多項關鍵技術難關,90年代,他又成功利用燃料的補償效應發(fā)明出低溫感含能材料,這兩項創(chuàng)新發(fā)明,分別獲得199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6年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一等獎。
彼時已榮譽滿身的王澤山,始終未停止奮斗的步伐,很快又向另一個國際難題發(fā)起挑戰(zhàn)。在退休之后的20年間,王澤山利用自己另辟蹊徑創(chuàng)立的裝藥新技術和相應的發(fā)射藥裝藥理論,研發(fā)出了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遠射程與模塊裝藥技術。該項技術也獲得了2015年國防技術發(fā)明獎特等獎和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一等獎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的研究,各種辛苦不言而喻。他的夫人清楚地記得,很多時候家里一天只開兩頓飯,因為王澤山經(jīng)常晚上搞研究到次日凌晨兩三點,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。
去年,王澤山又摘得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,今年又被評為“最美奮斗者”。有人勸他可以好好歇歇了,他笑著表示,自己早已是個科研重度“成癮者”,如果放下了科研,無異于是一種折磨。“趁著現(xiàn)在精力還算充沛,多為國家的火炸藥研究,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走下領獎臺,王澤山又一頭扎進野外試驗基地。目前,瞄準無煙火藥新工藝的目標,王澤山帶領團隊再次向著火炸藥領域又一項重大難題發(fā)起了沖擊。
值得一提的是,治學60余年,王澤山團隊還走出了超過90名博士研究生,不少人活躍在院校、企業(yè)和研究所兵器研究前沿,成為新一代國防科技領軍人才。
“為個人的生活是渺小的。”時光回溯到1961年,王澤山在其入黨申請材料中這樣虔誠地寫到。以身許國、一輩子獻身于科研的王澤山,正以“永遠不知疲倦”的忘我姿態(tài),繼續(xù)書寫著自己的大寫人生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