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“到明年底,康居工程建好,我就能住上50平方米的安置房。”五保戶陸慶中記著楊洪雨對他的承諾,“我相信楊書記”。
“好在有楊書記幫助,孫女今年如愿上了大學。”這是74歲的夏文蘭對楊洪雨的感激。
“楊書記去年5月來到我們村,按掛職期限,到明年底就結束。這么好的書記,我們就怕他離開。”這是三鑫村黨總支副書記陸普成的心愿,也是全村人的期盼。
9月底,記者走進阜寧縣板湖鎮(zhèn)三鑫村,村里人都能講出一段與“第一書記”楊洪雨的故事來。
2016年4月,鹽城市檢察院主任科員楊洪雨主動報名參加扶貧工作,擔任阜寧縣板湖鎮(zhèn)孔蕩村“第一書記”。他以土地股份合作社為扶貧開發(fā)模式,讓孔蕩村一躍成為精準扶貧樣板村。2017年8月,省委組織部以楊洪雨為原型,拍攝黨建微電影《走在興旺的路上》。去年5月,楊洪雨離開已脫貧的孔蕩村,前往相鄰的三鑫村任“第一書記”,再次扛起脫貧攻堅的重任。
三鑫,寓意富裕多金。然而在陸普成眼里,“金子沒看到,就剩下一個窮字。”2001年,陸莊、魏莊、卦楊三村合并成三鑫村。陸普成是原陸莊的村委會主任,三鑫村成立之初,“集體賬上沒有一分錢,債欠了不少,村民收入基本靠種地望天收。這些年,三鑫村依然是省級經(jīng)濟薄弱村,一直未能脫貧摘帽,但楊書記一來,變化就跟著來了。”
“邁好精準扶貧的第一步,必須要有腳力。”三鑫村的農(nóng)戶,除在外打工的村民家,沒有楊洪雨未走訪到的,他和村民們的故事也正是這樣“走”出來的。62歲的陸慶中一人住著兩間破瓦房,墻的外側砌的是磚,內(nèi)側是糊的泥。“楊書記一進門還沒坐定,就說,老陸,這是危房,都裂口子了,哪能再???”楊洪雨這一問,問到陸慶中心里去了:我早就想拆了,但沒錢建新房。如今,康居工程動工在即,拆了舊屋的陸慶中暫住哥哥家,“楊書記說,新房有我一套,50平方米。”
村民夏文蘭發(fā)現(xiàn),楊書記剛下村時,騎一輛自行車,后來再來,換了電動車。“這么多農(nóng)戶要跑,像我們家,楊書記已來過五六趟。”夏文蘭靠種地、養(yǎng)雞生活,屬低收入農(nóng)戶。今年,孫女楊雨娟考上大學,夏文蘭內(nèi)心的焦慮很快被前來走訪的楊洪雨看出,他積極為楊雨娟爭取扶貧經(jīng)費,又想方設法幫助其減免部分學雜費。
“干部是梭,群眾是線,干群關系就像梭和線,梭引領,線跟進,梭線配合,齊心協(xié)力,才能編織好小康夢、中國夢。”楊洪雨的這段話,陸普成一直記在心里。“他被‘派’往孔蕩村時,去的當年村里就脫貧了,現(xiàn)在,楊書記來我們村,定了方向,有了目標,最難得的是大伙的精氣神都提振起來了。”陸普成說,楊書記就是大家的主心骨,就是梭。
經(jīng)過實地調研,聽取干群意見,楊洪雨心中很快就描繪出三鑫村轉型發(fā)展的新藍圖。“地理位置好,交通便利;干群關系好,做事齊心;歷史故事多,帶動文旅。三鑫村大有希望!”楊洪雨不僅手繪了三鑫村五年發(fā)展規(guī)劃圖,還讓更多實實在在的變化從紙上落地。
“要過好日子,三鑫人就要在土地上做文章。”平整廢塘是楊洪雨來到三鑫村后的第一仗。看到村里有兩處相隔幾百米遠的廢塘,楊洪雨發(fā)現(xiàn)一處適合開挖成魚塘,一處可以建廠房,挖魚塘多出的土正好用于建廠房填土,在一挖一填之間,廢棄的土地被盤活,環(huán)境做美,集體也有了進賬。
如今,魚塘已承包給當?shù)卮迕?,第一棟廠房基建完工。“廢塘整治和廠房建設資金都是楊書記所在的鹽城市檢察院出的,沒要村里掏一分錢。”陸普成說,過去村集體沒有任何收入,自從楊洪雨上任后,整治廢塘、啟動康居工程、建設廠房“三大工程”便開始實施。今年,魚塘管理費、土地溢出金加起來,集體收入達21萬元,明年再加上廠房租金15萬元,三鑫村的日子將越來越好。“現(xiàn)在,我們最擔憂的就是明年掛職期結束,楊書記就要離開,我們都希望他能留下來,帶著我們實施五年發(fā)展計劃,讓三鑫村多產(chǎn)‘金子’,真正成為富裕村、幸福村。”
“三年掛職時間,確實有點短。今年,三鑫村21萬元全是從地里摳出來的。但靠著這21萬元,還遠遠不能讓三鑫走上鄉(xiāng)村振興的道路。三鑫還要建文化旅游村、建創(chuàng)業(yè)園,只有看到這些項目都落地,我心里才踏實。”楊洪雨告訴記者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