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圖為孟二梅入戶探望老人。
“我們有一口吃的,就不能讓他們餓著!”說這話的是北京市門頭溝區(qū)大臺街道辦事處四級主任科員,落坡嶺社區(qū)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孟二梅。
去年夏天,她帶領僅300余人的社區(qū)安置轉運近千名因暴雨滯留的列車乘客,書寫了團結一心、共克時艱的大愛篇章。
她為什么能在關鍵時刻堪當重任?社區(qū)凝聚力從何而來?跟落坡嶺社區(qū)黨員和居民聊上一圈,就有了答案:孟二梅的這份擔當,23年如一日。扎根京西深山,她用心用情用力解民憂、暖民心,用日復一日的付出贏得了居民交口稱贊,彰顯了一名基層公務員的擔當。她曾獲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、北京市社會領域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等榮譽,并入選“最美公務員”。
“再難也得完成任務”
落坡嶺社區(qū)是一個安靜的山鄉(xiāng)社區(qū)。2023年7月,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,讓這里受災嚴重、斷水斷電。7月31日上午,正當孟二梅焦心居民安危冷暖時,又接到一項任務——轉移安置乘客。原來,由于道路損毀,K396次列車滯留在附近,近千名乘客陷入困境。
這是一項“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”:整個社區(qū)僅有300余人,九成以上居民是老年人,幾位社區(qū)“兩委”干部里,51歲的孟二梅是最年輕的。暴雨不停、條件有限,安置近千名乘客,難度可想而知。
“再難也得完成任務!”孟二梅來不及多想,迅速在腦中盤算可用的物資、可行的方案,立刻趕到現(xiàn)場,分批往社區(qū)帶人。
社區(qū)能打開的房門都打開了。先安置老幼,研學團50多個孩子和老師被集中安排在大活動室,其余200多個孩子和老人們也被妥善安置。會議室、儲物間、理發(fā)室,都住滿了乘客。聞訊后,居民自發(fā)把人往家里領,孟二梅自己接了10個孩子回家,呂長宏安排了15人住家里、3人睡車上,自己打著傘在外面溜達了一宿……
居民把家里能吃的都拿出來了。包子、面條、方便面、零食,大家翻箱倒柜搜羅食物,分發(fā)給乘客。沒水,就上山打水;沒菜,就現(xiàn)摘黃瓜;沒電,居民陳溫香支上柴火灶,足足熬了16桶粥,自家100多斤大米一斤沒剩。
越來越多的黨員和居民主動站出來。黨員孫建國帶著孫子當起保潔員,給乘客打掃衛(wèi)生、倒垃圾;會開車的,給救援人員當向導;見乘客濕透了,居民又拿出自己的鞋子、衣服給他們,尺碼合適就穿走……
“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。遇上什么事孟書記都帶頭,大家自然就跟上來了,知道該怎么做。”陳溫香說。
“我們有一口吃的,就不能讓他們餓著!”孟二梅和居民兌現(xiàn)了承諾。兩天半,5頓飯,乘客吃住有著落,為撤離打下基礎。武警官兵到來后,對眼前的秩序和場面連稱“震撼”。
8月2日夜里,乘客均安全撤離。社區(qū)活動室白板上、皺巴巴的信紙上、孟二梅的手機里,到處留有乘客感激的話語:“我們是研學團的孩子們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安全出去,和您報個平安!”“感謝你們把自己最后一碗飯讓給落魄的乘客,以后內蒙古鄂爾多斯、烏海就是你們的家!”……
“他們一個都不能少”
剛送走滯留乘客,孟二梅又接到新任務:由于暴雨帶來的安全風險,落坡嶺全體居民要轉移到30多公里外的軍莊鎮(zhèn)安置點。她馬上在腦子里過了一遍,“除了投親靠友已陸續(xù)下山的,還有108戶198人,他們一個都不能少。”
居民中不乏高齡、重病的老人,也有居民心有牽掛、不愿離家。為了大家的安全,她拖著疲憊至極的身體,挨家挨戶敲門:“咱是簡易房,再下雨,真不安全”“放心吧,家里的狗,我喂”“路一修、電一來,立馬把你們接回來”……她耐心勸說、細致安排,居民最終安全轉移。
隨后,她把5名社區(qū)干部分成兩撥,一撥留在安置點照料,其余的跟她回社區(qū)排險修繕??粗黄墙逵挚帐幍募覉@,孟二梅大哭一場,她十分理解老人們故土難離的心情,“一定要把家收拾好,接大家回來。”
洪水沖來的淤泥,有半米厚;乘客和居民留下的垃圾,堆積如山;居民冰箱里的東西腐壞,需挨家清理;社區(qū)成為周邊救災的中轉站和臨時指揮部,有大量協(xié)調工作……來不及喘口氣,孟二梅在區(qū)里和街道的支持下,一頭扎進工作中。
即使再忙,居民的事也絕不落下。87歲的梁同元需要一直吸氧,孟二梅打了數(shù)不清的電話,協(xié)調發(fā)電機和油料,給老人充上了救命的氧氣;劉老先生發(fā)燒鬧脾氣,別人怎么勸都不去醫(yī)院,孟二梅好言安撫,沒說幾句話就把老人送上了急救車;王女士患糖尿病,胰島素卻因儲藏不當而損壞,孟二梅趕緊幫著找藥……
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幾天下來,這位“鋼鐵書記”一身傷痛:嗓子啞了,腳泡爛了,止不住地流血,小腿密密麻麻長滿疹子。幾位社區(qū)“兩委”干部,每人身上都有傷。她們沒怎么吃沒怎么睡,卻不覺得累和困,心里一個念頭支撐著大家:一定要讓每位居民都平安。
10天后,居民重返家園。大家一看到孟二梅,就緊緊抱住她,“你知道我們有多想你嗎?”一位耄耋老人哭出了聲……孟二梅就是居民最可信賴的“主心骨”。
像對待自己家一樣來服務社區(qū)
在落坡嶺社區(qū),居民跟孟二梅不生分。年長的管她叫“二梅”,孩子們就叫她“二梅阿姨”,“有事兒就找二梅”是居民們的口頭禪。
“她心里裝著群眾,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。”社區(qū)居委會副主任安祥菊說,居民的大事小情,孟二梅都事無巨細地操心著。
誰家婚喪嫁娶,孟二梅都會帶著社區(qū)干部前去幫忙。社區(qū)離門頭溝城區(qū)有30公里,老人生病,無論深夜還是凌晨,孟二梅和社區(qū)干部都是第一時間緊急送醫(yī),跟老人的子女在醫(yī)院交接;定期為社區(qū)老人代買代辦,還把煤氣罐送進門,50多斤的煤氣罐一扛就是8個年頭;居民的脾氣性格她了解,看見誰情緒不對勁了、遇上急難愁盼的事了,就主動問候、及時解決。
多年如一日,群眾需要,“二梅”就在!“以心換心,才能管好事、干成事。”孟二梅像對待自己家一樣來服務社區(qū),在一件件家長里短中厚植為民情懷,在一場場大考中守護好一方百姓。
社區(qū)治理,千頭萬緒。孟二梅自有她的“金剛鉆”:建強社區(qū)“兩委”隊伍、發(fā)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、與轄區(qū)單位黨建聯(lián)建、用好群眾議事協(xié)商機制……她給社區(qū)劃分網(wǎng)格,20多名黨員人人都有責任區(qū)。每次從區(qū)里學習回來,她就在“兩委”干部耳邊念叨,并定期組織黨員一起學習,常常和居民一起開展活動。
“孟書記責任心強、善于學習,還經(jīng)常反思自己,社區(qū)的事她心里都有譜,我們都很佩服她。”社區(qū)“兩委”干部薄鳳紅說,有一個好書記,支部就像一個大家庭,凝聚力特別強。黨員帶頭、鄰里互助,社區(qū)300多名居民擰成了一股繩。
心系群眾、腳踏實地、勇挑重擔、攻堅克難,這樣的詞匯在孟二梅身上顯得無比生動。“只要你用心做事、真誠待人,一定會得到居民的支持、理解、信任。”她堅信。臨近年關,她又跑前跑后張羅社區(qū)聯(lián)歡會、小年夜包餃子、落實災后重建,忙碌的腳步從未停下……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